鐵礦石荷重還原在鋼鐵冶煉中的應用
瀏覽次數:2發布日期:2025-10-24
鐵礦石荷重還原是鋼鐵冶煉前處理的關鍵技術之一,指在特定溫度與氣氛條件下,對鐵礦石(如赤鐵礦Fe?O?、磁鐵礦Fe?O?)施加一定壓力(荷重),通過還原劑(如一氧化碳CO、氫氣H?)去除礦石中的氧元素,將其轉化為金屬鐵或直接還原鐵(DRI)的過程。該技術直接影響后續高爐煉鐵或電爐煉鋼的效率與成本,在現代鋼鐵工業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。
一、技術原理:
傳統鐵礦石還原(如高爐內)主要依靠高溫(1100-1500℃)與還原氣體(高爐煤氣含20%-30%CO)在常壓下反應,但存在反應速度慢(受限于氣體擴散)、焦炭消耗高(提供熱量與還原劑)等問題。荷重還原通過施加0.5-5MPa的壓力(通常為1-2MPa),提高還原氣體在礦石孔隙中的擴散速率(壓力增大使氣體分子更易滲透至礦石內部),同時促進鐵氧化物與還原劑的接觸效率(顆粒間緊密接觸加速反應界面形成)。例如,在1200℃、1.5MPa條件下,赤鐵礦(Fe?O?)還原為金屬鐵(Fe)的反應速率可比常壓提高30%-50%,顯著縮短冶煉時間。
二、核心應用場景
1.直接還原鐵(DRI)生產:直接還原鐵是電爐煉鋼的優質原料(雜質少、鐵品位>90%),荷重還原是其主流生產工藝之一。通過豎爐或回轉窯設備,在天然氣(裂解生成H?與CO)或煤基還原劑作用下,對鐵礦石加壓還原(溫度800-1100℃,壓力1-3MPa),得到塊狀或球團狀DRI。相比傳統高爐鐵水,DRI含磷、硫等有害元素更低(更利于電爐控制鋼水質量),且可減少焦炭使用量(降低碳排放約20%-30%)。
2.高爐煉鐵預處理:部分鋼廠在燒結或球團工序中引入荷重還原環節,將鐵精礦(細粒鐵礦石)預先加壓還原為部分金屬化球團(鐵氧化物還原度30%-50%),再送入高爐。此舉可降低高爐內焦炭消耗(還原劑需求減少),提高爐料透氣性(金屬化球團強度高,減少爐內粉末),最終降低噸鐵成本(約5%-10%)。
3.難選鐵礦石利用:對于低品位、復雜共生礦(如鮞狀赤鐵礦、褐鐵礦),常規選礦工藝難以富集鐵元素,而荷重還原可在較低溫度(900-1000℃)下直接處理原礦(無需細磨),通過壓力促進難還原礦物的氧脫除(如褐鐵礦Fe?O?·nH?O先脫水后還原),將鐵回收率從傳統工藝的60%-70%提升至80%以上,擴大資源利用率。

三、技術優勢與挑戰
荷重還原的核心優勢是“高效、低碳、資源適應性強”:通過壓力與溫度的協同優化,縮短冶煉周期(直接還原鐵生產時間從常壓的4-6小時縮短至2-3小時),降低能源消耗(單位鐵產量能耗減少15%-20%);同時,對還原氣體(如氫氣比例可調)的靈活性使其更易適配綠色冶金趨勢(氫能還原可大幅減少CO?排放)。但該技術也面臨挑戰——高壓設備(如反應釜、管道)制造成本高(需耐高溫合金材料),操作安全性要求嚴格(高壓氣體泄漏風險),目前主要應用于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或資源稟賦特殊的地區。
鐵礦石荷重還原通過壓力與還原的協同創新,為鋼鐵冶煉提供了更高效、低碳的前處理方案,是推動鋼鐵行業綠色轉型與資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技術路徑。隨著氫能還原技術的融合(如綠氫+荷重還原),未來其在低碳鋼鐵生產中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。